陇城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民间女娲崇拜
陇城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民间女娲崇拜
汪聚应 霍志军
摘 要: 陇城自古为陇上历史文化名镇,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也是传说中女娲崇拜的发源地, 素有“娲皇故里”之称。女娲崇拜在这里流传了两千多年, 其民俗文化亦形成自己的特色。古代陇城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对民间女娲崇拜形成有重要影响。如何以宏阔的历史视野、强烈的现代意识推进女娲文化研究, 是学界同仁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陇城 女娲崇拜 民间文化
陇城地处甘肃东南部, 在古代为关陇交通要道和物流中心。自秦汉以来, 这里曾设郡立县, 筑城固堡、物流汇聚、商贾云集。其地人文荟萃, 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大地湾遗址距现在陇城镇不到十公里, 三国时魏蜀街亭之战、魏晋南北朝时陇上壮士陈安保卫陇城之战①等均有古战场遗址, 也有历史文献记载、专家考证和文物佐证。这里也是女娲崇拜的发源地, 素有“娲皇故里”之称。女娲崇拜在这里流传了两千多年, 其民俗文化不但有自己的特色, 而且开始从这里走向全国。改革开放以来, 这里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缅怀先祖和寻根之地, 成为 “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中重要的一环。
一、陇城的历史文化渊源
陇城镇位于秦安县东北, 距天水市117公里, 地处秦岭之北、渭河支流的清水河流域。大约东经 105° 22′ 至106° 20′ , 北纬34° 44′ 至35° 11′ 之间, 属陇中南部温和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 光照充足, 岩壑铺秀, 清水滔滔, 自东向西以入黄河。北接平凉, 东邻关陇, 南通巴蜀, 为关陇巴蜀之咽喉, 处丝绸之路之要冲。正是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 使陇城成为陇原大地上历史文化积淀最为厚重的地区之一。这里是远古文明的发祥地, 是众多民族繁衍生息之摇篮, 也是我国最早种植农作物的地区之一。草木枯荣, 岁月悠悠,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 陇右之先民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作, 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与智慧。
陇城是我国远古文明之发祥地之一。新的考古资料证明, 至少在10万年以前, 陇城境内即有古人类活动, 到旧石器时代晚期, 古人类活动的足迹已频频出现。约在8000年前, 陇城一带的先民已进入新石器时代, 开始在河边台地上定居。陇城以及大地湾一带的原始文化遗存非常丰富, 构成了完整的发展序列, 同时又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
著名的大地湾遗址位于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侧, 距陇城娲皇宫不到10公里。到1984年8月大规模发掘工作告一段落时为止, 总揭露面积达1.38万平方米。大地湾考古出土陶、石、玉、骨、角、蚌 器等文物近一万件, 发现房址241处、灶址104个、灰坑和窟穴321个、窖址35个、墓葬70余座、壕沟9 条。在我国史前考古中无论规模、遗迹遗物丰富程度均超过著名的西安半坡遗址。
据目前考古发现, 大地湾遗址包含五个文化期, 遗址发掘出的木炭标本, 经C14 测定时代约为距今7800~4800年, 上下跨度3000年左右。属距今7800~7300年的前仰韶文化期, 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之一, 这批最早开发陇原的先民不仅发明了中国最早的彩陶, 同时种植生产了我国第一批粮食作物品种—— 黍。
在距今6500~6000年的仰韶文化早期, 这里已出现了完整的原始氏族村落, 出土了一批绚丽夺目 的彩陶, 其中不乏艺术珍品, 如成系列的情趣盎然的鱼纹盆, 将造型、雕塑、彩绘艺术和谐地糅合在一起的人头型器口彩陶瓶。
在距今5900~5500年的仰韶文化中期, 彩陶艺术达到鼎盛。生动活泼的线条、变化无穷的图案、 造型与彩绘的完美结合无不体现出原始艺术大师们的精湛技巧和对生活的热爱。在已逝的悠远的年代里, 中华先民在这片土地上艰辛地生存与开拓, 以高度的智慧创造着灿烂的文化, 女娲崇拜就诞生在这片沃土上。
秦汉以降, 陇城镇成为扼守陇右、通往关中的军事要冲, 也是丝绸之路进入甘肃的重要城镇, 在古代中西交通史上地位非常突出。丝绸之路进入甘肃境内, 即从陇城镇取捷径, 经略阳进入甘谷, 沿渭水继续西行。同时, 陇城还是从关中跨越陇阪的必经之地和古代陇右的交通枢纽。《汉书·地理志》 载: “天水郡, 县十六: 平襄、街泉、戎邑道、望垣⋯⋯略阳道、冀、勇土、成纪、清水、奉捷、陇、豲道兰干”。 [1]卷28下又郦道元《水经注·渭水》条记载: “北流于略阳城东, 扬坡北注川水。又西经略阳道故城北, 渠水出南山, 北经峡北入城。 ⋯⋯其水自城北注川, 一水二川, 盖 (隗) 嚣所竭以灌略阳也。”[2]卷17从这些记载明显可以看出, 略阳城就是西汉的街泉县故城, 今名陇城。
三国时期, 陇城又成为魏蜀争夺的战略焦点, 著名的 “马谡失街亭”就发生在这里。慕寿祺《甘宁青史略正编》载: “秦安县东北90里有街泉废县, 即古街亭, 通陕西大道, 今为陇城镇。”[3]清水河谷自古就是中西交通的咽喉要道和陇右战略要地, 自汉以来, 陇右的重要战争都发生在本区。例如公元32年刘秀亲征隗嚣于略阳 (今陇城镇); 公元213年马超和夏侯渊、张郃激战于略阳川; 公元228年的街亭之战发生在街泉县 ( 今陇城) 附近。 1956年距陇城镇不到4公里的蔡家河村, 曾出土刻有 “蜀”字的弩机, 可能就是三国之战的遗物。民国25年, 修秦 (安) 张 (家川) 公路时, 曾出土一口铁锅, 上铸 “汉大丞相诸葛武侯制”字样。
隋唐以来, 陇城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隋书》卷二十九《地理志上》记载: “陇城, 旧曰略阳, 置略阳郡。开皇二年郡废, 县改河阳, 六年改曰陇城”。[4]《唐两京城坊考》 : “隋唐置陇城县”[5], 从而使陇城地位凸显。通过丝绸之路, 发达的中原文化由此向西方传播; 绚烂多彩的西域文化, 也是由此传入内地, 与中原文化交融, 对中国文化之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陇城不但是中华文明的滥觞地之一, 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镇。如今, 站在略阳川的断山百顷源、卧牛坪的山巅, 俯瞰连柯川、略阳川之古道, 震撼我们的不仅是其秀美的山川, 更是其厚重的文化积淀。面对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 怎能不使人激情澎湃, 心驰神往!
二、陇城的民间女娲崇拜及民俗特点
传说是民众记忆历史的工具之一。口头传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存在于民间的、鲜活的历史文献。但由于传说往往经历了许多世代, 因此不断叠加了不同时代的讲述者记忆的历史, 它也就成为一 种“长时段”的历史文本。
女娲神话在现代中国分布异常广泛。从东三省到大西南, 从西北边疆到东南沿海均有流布, 无疑这是女娲神话历经几千年流传广布的结果。直至20 世纪90年代的今天, 在甘肃秦安陇城镇, 女娲依然是人们最为信仰的大神, 均有一年一度的庙会。《甘肃新通志》载: “女娲庙在 (秦) 州北40里秦安县, 在县东北龙泉山, 建于汉代以前。国朝乾隆初龙泉山崩, 庙移陇城镇城东门内。水逼城, 庙又移东山坪, 同治初, 回乱庙毁, 重建于镇城南门内。”[6]以上记载说明, 早在2000多年前, 陇城民众 就为女娲建祠立庙。在经历了漫长历史时期中的五兴五毁之后, 如今陇城的女娲庙是1989年由信众们集资修建的。这座仿古建筑名曰“娲皇宫”, 占地160平方米, 轩楹宏敞, 飞檐兽脊, 流丹飞碧, 雕 梁画栋。女娲宫四时香火不断, 每年的正月十五, 在陇城还有盛大的女娲庙会。届时附近各乡镇以至各县城和天水市里的人们, 也都赶来为女娲“过会”。狭窄的街道往往被挤得水泄不通, 各村组织的“马秧歌”(人装扮成戏剧角色, 骑在马或骡上, 沿街游走)、“高台” (也叫“抬高阁”, 小儿装扮成戏剧角色后,被绑扎在高高的芯子上,抬着游行)以及为“女娲爷”请来的戏(秦腔)等娱神娱人的节目, 自然不必说令男女老少争相一睹为快。女娲庙所在的大院内, 烧纸的、烧香磕头许愿还愿的,也是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女娲庙会
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隆重的娲皇祭祀活动中, 还有各路社火表演队, 演出内容主要是以古代作战为题材的骑马作势的马故事、高杆、高拐子、旱 船、狮子、老虎、龙灯、转马、武术、春牛等。如今的略阳川一带, 包括龙泉、上袁、娲皇、西关、 凤尾、略阳、蔡河、张湾、榆树、王李、马关、高庄等几乎所有的村子都锣鼓喧天, 张灯结彩, 旗幡 箫杖夜, 辉映娲皇宫。从早至晚, 人们用各种方式尽情抒发着对这位始祖母的由衷怀念。飞檐流彩, 风铃清脆的娲皇宫, 一直香火不断, 红烛分裂, 供果满案, 更显得金碧辉煌, 肃穆庄严。香烟袅袅, 馨声悠悠, 在 “华夏先祖”的匾额下, 女娲圣母手捧五色石, 祥和静穆, 灵气袭人, 表现出无穷的智 慧和遐思。除正月十五外, 平时每月的初一、十五, 虔信女娲的人们也来庙里进香, 瞻仰这位功重千秋的人文始祖。陇城镇关于女娲 “生于风谷 (一曰风沟) 长于风台, 葬于风茔”的说法, 几乎是妇孺皆知。此外, 风谷中尚有一处“女娲洞”。当地人说女娲曾在此洞中住过, 或说女娲即在此出生, 亦有说其在此修行的。另有一眼 “龙泉井” , 相传女娲当年是汲此井水, 抟黄土为人的。现镇政府所在地的陇城村, 以前又叫“娲皇村”。至于那“娲皇故里”的牌坊, 大约早在明代就立。
当地流传着不少关于女娲抟黄土做人、补天以及显灵的神话传说。至于女娲之诞生地, 被调查者几乎都一致认为: 女娲出生在陇城。当你参加娲皇盛大的祭祀庙会, 一定会被鼓乐喧天、炮仗动地、 灯火粲然、万人空巷的炽热之情而倾倒, 更会为陇 城人民对女娲的虔城信仰而叹服。从女娲庙“五毁五建”的沧桑历史中, 我们不难感受到 “羲里娲乡”民众对娲皇圣母的无限崇拜和缅怀。从庙会上人山人海的群众到女娲像前不断升起的袅袅香烟, 我们不难感到女娲崇拜在陇城人心目中长期稳固的巨大影响。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书法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霍松林教授为陇城娲皇宫撰写的楹联 “毋轻抟土意, 选良师细塑精雕, 自有英才清玉宇; 须重补天功, 任硕鼠明吞暗啮, 何来美政济苍生。”[7]高度概括了人文始祖女娲的历史功绩和女娲崇拜的现实意义。
此外, 在陇城一带至今仍流传有关女娲的多种神话故事传说, 其根基源于此地悠久的女娲信仰传统。传说女娲在“捏土造人”时专门捏造了一男一 女, 男的叫阿哥, 女的叫鹦儿, 女娲作媒, 让二人婚配, 繁衍后代。这对恩爱夫妻刚要繁衍生息, 突然“四极废, 九州裂”, 大难不止。阿哥与鹦儿在灾变中失散, 双双身亡。此后, 阿哥和鹦儿就转化成一对鸳鸯鸟, 紧紧跟随着女娲作伴, 恒不废离。女娲殁, 鸳鸯鸟为女娲哭葬, 后来鸳鸯鸟孵了一窝花蛋, 孵出一对雌雄鸳鸯, 这一对鸳鸯长大后就到了陇城之娲皇宫, 筑巢而栖, 在陇城就一直流传着 “你从陇城城里过, 不知道一对鸳鸯那里卧”的民谣。当地村民说, 凡是新结婚的夫妇, 不论谁家都要带着新郎、新娘从陇城城的南门里走进去, 再从北门走出来, 意在走进鸳鸯门, 结下鸳鸯心, 白头偕老, 永不分离。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女娲诞生的那一天, 青年夫妇都要用纸剪一对鸳鸯, 捧着她到娲皇宫去上香。这种由虔信女娲而产生的“女娲附体”、“女娲托梦”等独特的陇城民俗, 已浸润到民众的心灵建构中, 都说明女娲崇拜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深沉强劲地流动着。
陇城凤尾村
和全国其他各地的女娲崇拜相对照, 陇城女娲崇拜不仅有着长久稳固的持续影响力, 而且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1.有源远流长的系统的可靠文献记载。陇城镇素有 “娲皇故里”之称。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中就有“瓦亭水又西南出显亲峡, 石宕水注之, 水出北山, 山上有女娲祠”[2]卷17的记 载。“瓦亭水”本发源于大陇山, 而当其流入古成纪县则名“葫芦河” ( 渭河支流) 。这里所说的“北山” , 清严长宦总修的《秦安县志》中认为即今秦安陇城的北山。1986年天水市北道区放马滩秦墓中, 出土有7幅木板地图。其中绘制葫芦河的2号图标有一亭形物, 张修桂认为是女娲祠: “水经注所载女娲祠, 其位置正在2号图亭形物位置一致, 由此亭形物无疑应为女娲祠。”[8]可见, 陇城女娲祠远在春秋战国时代业已存在, 当是目前所知国内最早的女娲祠。由此可知陇城民间女娲崇拜的源远流长。
另外, 陇城西番寺中清光绪14年( 公元1888 年)刻的该寺石刻云: 陇城镇, 历代相传为“娲皇故里”。娲皇姓风, 生镇之南, 有风台、风茔, 其东南又有风谷, 盖皆以姓名地焉。[9]
生于风沟
长于风台
葬于风茔
清《甘肃敕封修通志》云:“相传女娲氏风姓,生于风谷,长于风台,葬于风茔。”[6]清严长宦总修《秦安县志》卷二也记载: “陇城又有‘娲皇故里’坊,巡检某所立。”这些均是陇城一带妇孺皆知的民间传说。明代胡缵宗在其所撰《秦安志》卷二中说: 故古今以陇为关焉。其山当陇, 城之北有女娲庙, 庙建于汉以前。娲皇, 成纪人也。故陇得而祀焉。今庙存祀废矣。[9]
此处所记即为陇城女娲庙, 也就是《水经注》中所说的“女娲祠”。陇城镇北山之巅至今有一大土墩, 远望实乃烽火台。当地人叫 “风台” , 称此梁为 “风台梁” , 梁下有女娲祠。陇城古名“龙城” , 造形为“八卦城” , 城东有龙山、龙头山、八卦山。北有龙泉山、风台梁、八卦顶。南有凤尾山、盘龙山。八卦顶山下有大地湾史前文化遗址。
陇城城之北街, 曾建有构造精美的“娲皇故里”牌坊。城之北门相传有女娲抟土造人, 讨伐共工时的用水之泉“龙泉” , 陇城镇之南有用风姓命名的风沟、风台、风茔等地名, 还有相传女娲居住的“女娲洞”, 有娲皇、凤尾、龙泉等村名。目前, 学者普遍认为, 女娲不是杜撰的偶像, 而是从中华先民中走出来的、被神圣化了的历史人物。大凡出生或曾经活动在某个区域的杰出人物, 千百年后人们为纪念、感激而加以神化、崇拜是必然的。如上所述, 陇城地方历史悠久, 文化积淀异常深厚, 早在8000年前, 就已有光辉灿烂的史前文明。出于某种社会文化之需要, 或对氏族社会中某种生活方式、某种特异功能、精神力量的崇拜, 因此在该地就有了女娲崇拜与信仰。这种种名称和文物古迹, 都是陇城先民将人文始祖的特征和功绩以命名河流、山川、古城、村庄名称的方式代代相传下来, 象征性地表达了人们对女娲的崇拜之情。
2. 包括陇城在内的天水地区悠久的伏羲信仰与民间女娲崇拜有着千丝万缕之关系 。《书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谱》载 “华胥生男子为伏羲, 女子为女娲”。[1]二者本为兄妹, 卢仝《与子异结交诗》谓 “女娲本是伏羲妇。” [10]《后汉书·隗嚣传》李贤注云: “成纪, 县名, 故城在今秦州陇城县西北。”[11]汉陇城县治所即今甘肃省秦安县陇城镇。《水经注·渭水》云: “故渎东迳成纪县, 故帝太暤、庖牺所生之处也。汉以为天水郡。⋯⋯瓦亭水又西南出显亲峡。石宕水注之。水出北山, 山上有女娲祠, 庖牺之后有帝女娲焉, 与神农为三皇矣。”[2]伏羲生于成纪, 那么女娲也生于陇城。所谓伏羲、女娲生于成纪, 其实是表明古成纪包括的广大地区都是伏羲女娲最初兴起的地域, 而古成纪的中心地带当属今秦安陇城一带。
3. 由考古学发现来看, 以陇城为中心的渭水流域众多古代文化遗址的发现, 为该地区民间女娲崇拜提供了上古史上的可能性。女娲,是中国民族信仰中最为古老的神灵之一, 因此女娲信仰的起源地, 必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对女娲在内的女性始祖的信仰, 其流行时期大约 “ 相当于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中期”。 [12] 这又与渭水流域多处地下考古资料相吻合。
考古资料表明, 渭水流域一带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天水市内渭河支流两岸发现有距今3000~7800年的古代先民聚落遗址500余处, 同时出土了许多渔猎、农牧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其他用品和鲵鱼纹盆是目前学界公认是伏羲、女娲信仰与崇拜之滥觞。在后来的汉画像石、帛画、民间装饰中常见的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形象即源于此, 尤其是秦安大地湾遗址的发现表明: 早在七八千年前,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一片广袤的土地上, 繁衍生息, 并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如此厚重、博大、源远流长的史前文明高密度地积淀着, 这样的文化背景为陇城古老的女娲崇拜产生提供了基本支持。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崇拜女娲的氏族或部落存在, 以至绵延至今不绝, 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以上诸多特点, 充分表明陇城民间女娲崇拜的源远流长。民间女娲崇拜作为该地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 其后面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我们有理由相信, 古代陇城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对民间女娲崇拜形成有重要影响。
女娲祭祀
同时, 口头传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存在于民间的鲜活的历史文献。伏羲、女娲民间崇拜之所以均发生在天水地区, 绝非空穴来风, 它说明远古甘肃东部地区有一个独特的、比较优越的自然环境,伏羲、女娲传说正是这一自然地理环境中生存的先民的诗性智慧之体现。而大地湾作为8000年前中华先民活动的一个典型平台, 也是中华远古文化之代表。结合古史传说与考古成果进行综合的对应研究, 我们似乎可以认定: 黄河流域文明的中心应该是在包括陇城在内的大地湾一带, 这一中心地带创造远古文明的代表, 就是伏羲和女娲。
大地湾F901原始宫殿遗址
鸟瞰大地湾博物馆
总之, 女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 女娲 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天水陇城是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和女娲的诞生地。和伏羲氏一样, 女娲氏在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中, 亦具有奠基和启蒙之功, 其生产和生活活动, 充满了创造精神和奉献精神。因此, 如何以宏阔的历史视野、博大的文化胸襟和强烈的现代意识推进女娲文化研究, 使女娲文化逐步从以陇城为源头的地域文化走向全国, 走向世界, 为华夏文化纽带工程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是学界同仁面临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班固.汉书[Μ].北京:中华书局,1975. [2] 郦道元.水经注[Μ].北京:中华书局,1975. [3] 慕寿祺.甘青宁史略正编[Μ].兰州:甘肃省图书馆藏本. [4] 魏徵.隋书[Μ].北京:中华书局,1975. [5] 徐松.唐两京城坊考[Μ].北京:中华书局,1975. [6] 安维峻.甘肃新通志[Μ].兰州:甘肃省图书馆藏本. [7] 王文杰. 略阳川八千年历史人文概览[Μ].兰州:甘肃人民 出版社,2005. [8] 张修桂. 当前考古所见最早的地图—— 天水《放马滩地图》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第十辑). [9] 胡缵宗.秦安志[Μ].嘉靖十五年刻本. [10] 彭定求.全唐诗[Μ].北京:中华书局,1975. [11] 范晔.后汉书[Μ].北京:中华书局,1975. [12] 宋兆麟.中国史前的女神信仰[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1995,(1).
作者简介:汪聚应(1966-),甘肃秦安人,文学博士,天水师院文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霍志军(1969 -),甘肃天水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天水师院文史学院讲师。
发表评论 已有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