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信仰起源于西北渭水流域的推测 ——从女娲人首蛇身像谈起

女娲信仰起源于西北渭水流域的推测

            ——从女娲人首蛇身像谈起

杨利慧

       摘 要  长期以来,在女娲信仰起源地的研究上最有影响的要数“南方说”。但从女娲的人首蛇身形象着眼,结合古文献记录、民俗志资料以及实地的田野考察结果,特别是天水地区出土的鲵纹的考古发现。很可能与女娲有着某种渊源关系的鲵纹(或称人首蛇身像)彩陶,较早地出现在西北渭水流域一带,由此推测。女娲信仰有可能起源于这一地区。

 1575463235935011171.jpg

       女娲,是中国民族信仰中一位显赫的古老女神,有关她的研究,一直是相关学术史上长盛不衰的课题。其中,女娲信仰的起源地问题,即“有关女蜗的神话与信仰行为最初是从哪里发生和起源的?”又是女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575464603502070117.jpg

       长期以来,在女娲信仰起源地研究上占主导地位的意见,要数“南方说”,即主张女娲信仰起源于南方的苗、瑶诸族或者古代的巴蜀。这派学说的主要依据之一是,认为女娲(或者连同伏羲)人首蛇身的形象,正表明她(们)源出于崇蛇乃至被称作“蛇种”的南方民族。笔者认为,“南方说”的这一推断,并不能令人完全同意。因为,首先,龙蛇信仰在我国北方,在新石器时代以及殷商以后,都是较普遍存在的。因而以南方苗、瑶或巴人等生活中多蛇、崇蛇,而女娲又长着蛇的身子,便断定女娲出于南方,理由并不怎样充分。这一点,笔者在拙著《关于女娲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测》第二部分中论说较详,此处不再赘述。其次,很可能与女娲存在着某种渊源关系的鲵纹(或称人首蛇身像)彩陶,较早地出现于我国西北的渭水流域一带。

1575463677188087934.jpg

女娲炼七彩石补天

      1958年,在甘肃省甘谷县西坪乡,出土了一件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彩陶瓶,时代在距今5500年左右。瓶上以墨彩绘有一鲵鱼形动物(一说人首蛇或蜥身等)。其头部滚圆,两眼圆睁、眉部有数道横纹,下领长有露出牙齿的大嘴,身子窄长,尾高卷至首上,有二足。在同省武山县付家门遗址中,也出土了一件属马家窑文化类型、年代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彩陶瓶,器表通绘一特大粗壮的鲵状动物,嘴下撇不露齿,腹部肥大,共有六足。据考古学家的考察、研究结果,发现类似的鲵鱼纹及其变体花纹“是甘肃地区的仰韶留文化晚期和马家窑文化早期彩陶上特有花纹。”除上述二件陶器外,在秦安县、礼县、永登县等地,也发现了绘有鲵鱼或其变体花纹的陶器。

1575463819296048026.jpg

传说中的女娲足迹

       这些鲵纹陶器显示了鲵鱼与渭水流域上古文化的密切联系。鲵鱼,俗称“娃娃鱼”,头面、四肢及叫声都似小儿,通常生活在水流急、水质清澈的地方。至今在甘肃东部地区仍然生长着这种珍贵动物。有学者认为:这些鲵纹陶器是渭水流域的先民“鲵崇拜观念的产物”。

       在渭水流域先民的心目中,鲵是一种奇异的动物。它们生活在僻静的沟溪深处,形态、叫声又颇多似人之处,这一切很容易引起先民的畏惧与联想,将当作人的始祖,认为人是从鲵演化而来。先民在陶瓶上描绘鲵的形象,可能是认为鲵既具有人类始祖的身份,必然具有神性,于是试图通过巫术形式向它表达自己的祈望。

1575464090699043957.jpg

       渭水流域的这些鲵鱼纹,被有的研究者径直称作“人首蛇(或龙、蜥蜴等)身”,也有人谨慎地称之为“原龙纹”,认为它与后世的龙及人首蛇身形象一脉相承。

       在甘肃省临洮县冯家坪齐家文化遗址(距今约4000多年)中,还出土过一件“双连杯”,器身表面刻划有对称的两个“人首蛇身像”,其旁还各划有一对倾斜状的无动物图样。有学者根据我国少数民族中存在的同类器物的用途,认为这“双连杯”上的两个对称人首蛇身像,“无疑是代表了两个氏族或两个家族的‘祖先’的形象。”这一对“人首蛇身”祖先形像,是否由前述鲵鱼纹演变而来,由于缺乏相关的资料,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是,由于两者共同置根于渭水流域上古先民的信仰基础上,鲵鱼纹中一部分后来渐渐向龙蛇或人面蛇(龙)身形象演化,所以,两者之间说不定也存在着某种承继性的联系。

1575508594603016824.jpg

女娲洞

       女娲的信仰,较早地可能就发源于这崇鲵的渭水流域上古先民中。她在后来的古文献及画像石、帛画中常见的人首蛇(龙)身形象,很可能即由渭水流域的鲵纹逐渐演化而来。


1575464252970024075.jpg

       其实,有关渭水流域这些新石器时代鲵鱼纹,与后世女娲伏羲崇拜之间存在的渊源关系,早已为一些敏感的学者所指出。例如刘志雄、杨静荣在其合著的《龙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汉代的伏羲、女娲形象确与渭水流域的原龙纹有着隐约可见的渊源关系”,“至于(原龙纹)具有人类始祖含义者,仅限于渭水流域以鲵为原型的原龙纹。这种原龙面蛇身的神人纹像,而最终演变为伏羲、女娲神像,始终带有这一原始含义”。同书在引用考古工作者于甘肃酒泉干骨崖四坝文化(距今约4000—3700年)墓地M59墓中发现的一件绘有三“人”一组侧身人形纹饰(其上部具短小的四肢,下部则呈弯曲后翘的粗尾状。考古工作者报告说,“她们的造型极似后来做人首蛇身状的女娲”,彩陶时,并以为“这些人形的原型很可能也是来自于鲵、只是…增添了一些人的色彩而己。值得指出的是这种长尾人形图案很可能就是汉代画像石上伏羲、女娲形象的滥觞。联想到伏羲、女娲那人类始祖的身份与长尾兽足的怪异形象,便可知其与鲵纹一脉相承的关系了。”前苏联学者李福清在谈及甘谷县西坪乡出土的那件鲵身——他称作“蛇(龙?)的躯干和尾巴”——陶瓶时,也认为:“汉代石刻上表现伏羲、女娲的基本原则,原则上完全可以解释为起源于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期艺术的这一传统的延续。”萧兵在谈到包括上述甘谷西坪乡、临洮冯家坪彩陶纹在内的许多“人首蛇(或蜥蜴等)身像”时,也承认:这些发现和探索“至少可以证明殷商以及前此的北方原始文化里已经有人首蛇身乃至它们相交的形象,伏羲女娲神话及交尾图很可能就潜藏于此”。何新甚至认为,甘谷西坪乡的陶纹是“人首蛇身,尾交首上的原始‘伏羲’神形象”。“旧被误断为蜥蜴。”

1575464289595047755.jpg

女娲生于风沟

       上述学者从形象的相似上,推断渭水流域的鲵鱼纹,是后来伏羲、女娲形象的滥觞。对于他们的敏锐学术眼光,我们充满了由衷的饮佩。在这里,我们还可以为这一推断,多添加几项依据:

       第一,渭水流域众多古代文化遗址的发现,为女娲这一古老的女神发源于这一区域,提供了上古史上的可能性。

1575464313118025707.jpg

女娲长于风台

       女娲,是中国民族信仰中最为古老的神祗之一。曾有学者根据国际国内较普遍存在过的史前女神信仰现象,认为对包括女娲在内的女性始祖的崇拜,其流行时期大约相当于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中期。因而,女娲信仰的起源地,必有着悠久的文明史。

1575464333886043624.jpg

女娲葬于风茔

       考古资料表明,渭水流域一带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1984年秋,沉睡38000年的武山人头骨化石及打制石器在武山县鸳鸯镇发现。天水市内渭河支流两岸发现有距今3000—7800年的古代先民聚落遗址500余处,同时出土了许多渔猎、农牧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其他用品,尤以彩陶艺术更为辉煌。秦安大地湾遗址的发现表明:这一带地区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区域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一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

       大地湾遗址位于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侧,到1984年8月大规模发掘工作告一段落时为止,总揭露面积1.37万平方米,清理出新石器时代的房屋遗址250多座,烧陶窑址40座,墓葬79座,灰坑340个,出土文物近1万件。遗址发掘出的木炭标本,经C14测定,最晚文化遗存距今4800年左右,而最早的大地湾一期遗存距今的8170—7350年。它与陕西华县元君庙、渭南县白庙、宝鸡市北首岭等地出土的同期古文化遗址一道,被考古学家们称作“老官台文化”。这是我国早于仰韶文化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重要的文化遗存之一。

       在大地湾出土的房屋遗址中,F901的遗址总面积为420平方米,整个建筑分主室、东西侧室、后室、门前附属建筑四部分。有研究者认为:这样大型的建筑,已不是原始居民的普通住室,而是氏族或部落联盟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

1575465379721057879.jpg

大地湾F901遗址

       这样的上古文化背景,为古老的女娲信仰的发生,以及崇拜女娲的氏族或部落的存在,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更为重要的是,从古典文献以至现代民俗志资料来看,天水地区有着源远流长的女娲信仰传统。

       天水,位于甘肃省东部,境内有渭河流过。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置络县,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名“上络”,隶属陇西郡。以后其建制历随时代而变更,北宋时曾改为成纪,明入秦州,1913年改为“天水县”。1985年,撤县改市。如今的天水地区包括市内的秦城和北道两个县级区,又辖有秦安、武山、甘谷、清水、张家川五个县。

1575465447223042582.jpeg

       天水地区有着悠久的女娲信仰传统,尤其是秦安陇城乡,素有“娲皇故里”之称。有关天水地区女娲信仰的情况,历代不乏记述。例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中,就有“瓦亭水又西南出显亲峡、石宕水注之,水出北山,山上有女娲祠”的记载。“瓦亭水”本发源于大陇山,而当其流入古成纪县则名“葫芦河”(渭河支流)。这里所说的“北山”,清严长宦总修的《秦安县志》中以为乃县北之阳极山,而其处女娲祠的兴废已无可考。也有研究者认为即今秦安陇城的北山。1986年天水市北道区放马滩秦墓中,出土有7幅木板地图。其中绘制葫芦河的2号图标有一亭形物,据张修桂《当前考古所见最早的地图——天水

1575465482568069020.jpg

       明代秦安籍的胡缵宗胡都堂,在其所撰《秦安志》中说:

       (凉州)……故古今以陇为关焉。其山当陇,城之北有女娲庙,庙建于汉以前。娲皇,成纪人也。故陇得而祀焉。今庙存而祀废矣。

       此处所记,即为陇城女娲庙,也就是《水经注》中所说的“女娲祠”。清严长宦修《秦安县志》中尝谓胡氏此处云“庙建于汉以前”“不知何据”(卷一)。如果上述有关放马滩秦墓2号地图的亭形物考证确实,那么,由此看来,胡都堂这里所记庙建年代言之不诬,而其中所言“娲皇,成纪人也”的说法,恐怕也一样由来已久了。

       另据陇城西番寺中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堪刻的碑文载:

       陇城镇,历代相传为“娲皇故里”。娲皇姓风,生镇之南,有风台、风茔,其东南又有风谷,盖皆以姓名地焉。

1575465553704010550.jpg

       清《甘肃敕封修通志》亦载:“相传女娲氏风姓,生于风台,长于风谷,葬于风茔。”清严长宦总修《秦安县志》卷二还记载:“陇城又有‘娲皇故里’坊,巡检某所立。”

       1995年8月和1996年3月,笔者曾两次赴陇城考察那里的女娲信仰。我了解到:在经历了漫长历史时期的五兴五毁之后,如今陇城的女庙是1989年由信众们集资修建的。如今每年的正月十五,在陇城还有盛大的女娲庙会。届时附近各乡镇以至各县城和天水市里的人们,也都赶来为“女娲过会”。狭窄的街道往往被挤得水泄不通,各村组织的“马秧歌”、“抬高阁”以及为“女娲爷”请来的戏(秦腔)等娱神娱人的节目,自然不必说令男女老少争相一睹为快。女娲庙所在的大院内,烧纸的、烧香磕头许愿还愿的,也是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1575465622361051651.jpg

女娲祭祀

       除正月十五外,平时每月的初一、十五,虔信女娲的人们也要来庙里进香。

       这里有关女娲“生于风谷,长于风台,葬于风茔”的说法,几乎是妇孺皆知,极为普遍。此外,风谷中尚有一处“女娲洞”。当地人说女娲曾在此洞中住过,或说女娲即在此出生,亦有说其在此修行的。另有一眼“龙泉井”,相传女娲当年是汲此井水、抟黄土造人的。现今乡政府所在地的陇城村,以前又叫“娲皇村”。至于那“娲皇故里”的牌坊,大约明代所立,1958年前后已被拆掉了。

       当地流传着不少关于女娲抟黄土做人、补天以及显灵的神话传说。至于女娲与伏羲的关系,有说兄妹夫妻的、也有说毫无干系的,但被调查者几乎都一致认为:女娲出在陇城,伏羲则出在天水(指市区一带)。

1575465716414081515.jpg

女娲庙会

       除陇城外,天水地区其他地方,也有不少存在过或至今仍流行女娲信仰的。如冯国瑞辑南朝宋郭仲产著《秦州志》曰:秦州上絡有女娲庙。”天水市地方志办公室的刘厢翔认为,这一处女娲庙指“天水城区西30里凤凰山的女娲庙,始建于汉代。”但不知何据。又乾隆年间所修《直隶秦州新志·建置》亦曰:“女娲庙传在凤凰山麓,久废。”此处所指,大约是同一处女娲庙(或称娲皇庙)即凤凰山女娲庙了。

       又明代《一统志·秦州·祠庙》载:女娲庙在秦州北四十里。”据刘雁翔考定,认为此处所言女娲庙,当在今天水市北道区三阳川,但具体地点已不可考。此外,在号称“羲皇故里”的天水市区,也有女娲信仰存在。在今天水市北道区三阳川的封台山上,建有伏羲庙,今庙中塑有女娲像。天水市西街的伏羲庙(俗称“人宗庙”)里,供有一付明代所制磨盘,相传为纪念伏羲女娲兄妹滚磨成亲而设。1991年,在市东七里墩的大道上,还塑起了一尊人头蛇身的女娲像。

1575465809703069308.jpg

       以上所举数例,充分表明女娲信仰在天水地区的渊远流长。如果我们将盛行着女娲信仰的秦安县陇城乡及天水市区,与前文所述渭水流域新石器时代鲵纹彩陶的出土地点作一比较,会发现它们彼此相距不远,几乎都在渭水流域一带。这一情势,笔者以为,对于女娲起源地问题的探讨照射进了一道强光!它为学者们关于女娲伏羲与西北渭水流域鲵纹(或称人首蛇身、龙身、蜥身等)存在着渊源关系的推论,提供了重要的民俗志与文献学上的依据。它表明:关于后世作人首蛇身形象的女娲的信仰,很可能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西北渭水流域,就已经有所流行了;它置根发源的土壤,很可能,较早地是对鲵为祖先神的信仰。

1575466004291072546.jpg

       笔者推测:由目前种种情形来看,上古神话信仰中人类的始祖母女娲,其原初形象,大约来自于鲵鱼。对于她的信仰,较初大约主要流行在今黄河上游甘肃东部的渭水流域一带。由于鲵鱼的叫声似小儿啼哭声“呱呱呱”或“哇哇哇”,所以上古无文字社会中的人们,只称其为Cua。以后,她的鲵鱼形象,渐渐向着相近似的人首蛇身形象演化,并最终形成汉代及以后墓刻壁画上的人首蛇(或龙)身的形象。而她的名字,在进入文字社会以后,便被用一个表性別的“女”旁,加上了一个既表示原来的发音、又表示有“屈曲盘旋”之意以状其形的“呙”旁,合成了一个专有的名词“娲”。再往后,她的名字进一步变成了“女娲”,而她的形象,也朝着更加人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以至终于也和西王母一样,变成了一位慈爱端庄又不失威严的女神。她的神话与信仰习俗,也在这一过程中,随着时代与人口的变动、迁徙,而逐渐向四周传播开去,尤其是向东方沿黄河流域,传布到了今天北方的大多数地区。

1575466073129009375.jpg

       上述推断,从古代及今天女娲神话及信仰习俗的主要传布地域、古代文献中女娲常与北方或西方的发生联系,以及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发展、交流史来看,也是合理的,或者说有着较大的盖然性。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

       作者简介:杨利慧,女,1968年2月出生于新疆阜康县,籍贯四川省旺苍县。1991年于辽宁大学中文系获得民俗学专业硕士学位,1994年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得中国民间文学专业博士学位,1996年从北师大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留校任教。


发表评论 已有 0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