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女娲与伏羲

远古女娲与伏羲

王文杰

提  要:传说中的抟黄土作人、炼石补天的女娲远远早于伏羲氏,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首领,亦称远古女娲。与伏羲为兄妹,为夫妻,为君臣的女娲,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的父系社会的女娲,是女娲名号的沿袭,他们都诞生于大地湾遗址所在的略阳川。成纪一名随着伏羲的诞生就出现在略阳川。2006年科考组对大地湾遗址的进一步发掘,确定距今约6万年就有人类在略阳川的清水河流域活动。大地湾遗址已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给历史传说以出处,给伏羲的诞生地与成纪以实证。天水秦安是“羲里娲乡”。

1574995554328040007.jpg

关键词:远古女娲;伏羲;女娲;祭祀;大地湾遗址;成纪;合婚;龙图腾;羲里娲乡

一、远古女娲

《说文》云:“女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山海经·大荒西经》云:“女娲功烈,非仅造人,又兼补天。”考古学家陆思贤先生在他著的《神话考古》中云:“在中国古史的传说中,女娲氏是创造人类的伟大母亲,与伏羲神话作比较,女娲神话似乎更古老一些。”傅小凡、杜明富二先生合著的《神话溯源》云:“女娲伏羲的神话是我国最古老的神话,从其最早见于文字记载到今天,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女娲比伏羲见于文献材料更早,这说明其渊源更久远。”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处处弥漫着神话。神话是文学的源头,神话是文化的原型编码。女娲“抟黄土作人”是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人类起源神话,这个神话的起源就在中国西北部。在天水秦安县东的略阳川有关女娲的神话传说显得更深更浓更具体。略阳川的陇城镇有一“龙泉”,相传远古时女娲汲龙泉水抟黄土作人。《风俗通》云:“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絙人也。”相传女娲历尽艰辛,在捏了许多各种各样的人的同时,又捏了一男一女,男的叫阿哥,女的叫鹦儿,女娲作媒,让他俩婚配,繁衍后代。恩爱夫妻刚要繁衍生息,突然“四极废,九州裂”,大难不止。阿哥和鹦儿在灾难中失散,在救难中身亡。从此,阿哥和鹦儿就转化成一对鹦鸽鸟,飞来飞去紧紧跟随着为女娲效劳。女娲殁,鹦鸽鸟为女娲哭葬。后来鹦鸽鸟孵了一窝花蛋,孵出来的却是一对雌雄鸳鸯。这一对鸳鸯长大后,就在略阳川飞来飞去,一代一代往下传,后来就飞到了陇城八卦城,在城南门筑巢而栖。在略阳川就一直流传着“你从陇城城里过,不知道一对鸳鸯哪里卧”的问语。为了保护和留恋这对吉祥的鸳鸯鸟,当地人就在城南门上书“鸳鸯”二字,以表女娲为媒的爱情故事世代相传。人是女娲用黄土捏造出来的,这是先民的本意,以示万物皆生于土,化万物者实为土。我们知道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和前提条件,一切生灵都离不开土地。在世界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中都不约而同的认为人类的身体与生命皆为泥土制成,引发了土地的崇拜观念,人们常言“大地啊——母亲!”认为土地是生命之母。《说文》曰:“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凡土之属皆从土。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白虎通·五行》曰“土,吐含万物”。《后汉书·隗嚣传》直曰:“地为母”。可见在古人的观念中,土地包含着无穷的生命力,她可以直接同养育人类的母亲相比。今言乡土情,也正是女娲作为生育神又兼地母神的本意。

1575001054666073840.jpg

女娲除了“抟黄土作人”的神话,还有“炼石补天”的神话。《淮南子·览冥训》云:“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才使得“苍天补,四极正;淫水固,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女娲目睹着此大劫难,认为淫水不止,是苍天已破,于是命属下采五色石,燃芦草冶炼,石之灵气,芦草浓烟,滚滚升空补天,在久久燃炼中,淫雨渐停,云散日出。先民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传颂着女娲有补天的神功。这就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原型。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可以说又是试图用来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虚幻的构想。在那鸿蒙未辟,人伦未开之时,先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很渺茫,于是,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在远古就一直被当做真实来传颂。在中国古代占星术中,女娲是月神,是主管水旱之神。《论衡》记汉代风俗曰:“久雨不霁,则攻社,祭女娲”,可见女娲就被后世尊为主管水旱之神来祭祀。陇城有娲皇、凤尾、龙泉、略阳等古村名,更有女娲生于风沟,长于风台,葬于风茔的古地名,这些地名至今犹存,并分别冠以风姓的“风”字。在风茔有一山名石窝山,传说窖的是女娲的五色补天石。山上有铁门坎、烟囱眼、红石潭、石炕等遗迹。“炼石补天”的神话充分反映了女娲为人类的生存,勇于战胜自然灾害和战胜禽兽蝮蛇的伟大功绩,为子孙后代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在风沟的半崖上有一深不见底的洞穴,相传叫“女娲洞”,洞呈葫芦状一大一小向内延伸。一说是女娲出生和生活过的地方。一说是先民祭祀女娲以表达母性生殖崇拜的圣地。

1574993457077066709.jpg

有关女娲的记述,最原始的应是《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记载的“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这段记述说明女娲所怀胎儿十个月临产前变化剧烈和婴儿脱离母体的哇哇叫声。这是母系社会女娲化生人类,血脉由女性相承的神话表现,所以人们称女娲为生育神。大地湾遗址出土了迄今为止全国最早的彩陶——人头形器口彩陶瓶,这是一件罕见的女性人头形状的雕塑,其形状象征一母腹,整件陶器融造型、雕塑、彩绘艺术于一体,这是人类高母“女娲之肠”的象征。在大地湾一期上层的仰韶文化早期墓葬中,发现有比较集中的男性葬区和女性葬区,而女性葬区面积较大,地势较高,说明女性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属典型的母系氏族制。在原始社会,先民们对自然现象和对自身来源的认识尚停留在蒙昧神秘的阶段,即处在幻想和“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这时的女娲可以说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首领,是远古女娲。2006年,科考组对大地湾遗址进一步发掘,根据AMS14C和光释测年,确定距今约6万年以来,在清水河流域就有人类活动,这与远古女娲的神话传说相吻合,是对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女娲的实证。

1574999557510047443.jpg

生于风沟

1574999622491057915.jpg

长于风台

1574999666782053089.jpg

葬于风茔

二、女娲祭祀

1.皇家祭祀

历史上曾有皇家祭祀女娲的传说。在略阳川,相传较为具体的是唐朝皇帝对女娲的祭祀。传说每隔三年,唐朝皇帝就要西出长安,越陇山,过陇关,大队人马来到陇城北山女娲祠给女娲娘娘降香,寻根祭祖,以求保佑江山社稷,国泰民安。明《秦安志》中记载的“卧马关”一名,正是与唐皇帝祭祀女娲有关。传说行走在最前列的护驾马队,经过迎驾头门的韩家川村(今属张家川县龙山镇),快进迎驾中门的今陇城镇王家坡村时,突然马失前蹄而卧倒,慌恐有刺客惊动了圣驾,四处搜查,什么也没找到,当地老百姓告知,此是因马蹄陷落“瞎瞎”(鼢鼠的俗称)窝所致,从此称此地名“卧马关”。

1575000017241016963.jpg

皇家祭祀,路途遥远,扰民不便。后来因山曳祠毁,当朝以此为由,在今陕西临潼的郦山建造了“女娲行宫”,亦称老母宫,皇家在郦山祭祀女娲。

1575000630688055287.jpg

2.民间祭祀

民间对娲皇的祭祀由来已久,早在2000多年前,陇城民众就为女娲建祠修庙,每年正月十五日隆重举行盛大的女娲庙会,这一天是女娲的圣诞节。略阳川周围几十里地的民众,怀着圣洁的心情,迈着虔诚的脚步,合着喧天的锣鼓,扶老携幼,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一年一度的娲皇圣母会。清晨,女娲诞辰的庆典帷幕拉开,传统的庆典活动和那由远到近传来的阵阵锣鼓声、鞭炮声、欢唱声和娲皇宫前“古略阳剧场”的演戏喝彩声,使人们喜形于色,欢快无比。在隆重的娲皇祭祀活动中,又迎来了各路的社火表演队,除当地的社火队外,还有张家川、庄浪、清水等邻县乡村的社火队。一队队敲锣打鼓,前呼后拥,都先后汇聚在娲皇剧场,竟相表演。社火表演中,有扮演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有扮演伏羲画卦的;扮演秦州三圣(伏羲、女娲、黄帝)的等等。表演和观看者人山人海,实为壮观。正月十五这一天,又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元宵节。村村锣鼓喧天,户户张灯结彩。从早到晚朝拜的人流汇聚成彩色的长龙,人们用各种方式尽情地抒发着对这位始祖母的怀念。当地的村民们,据说凡新婚的夫妇,不论谁家都要带着新郎、新娘从陇城的南门里走进去,再从城的北门里走出来,意在走进鸳鸯门,结下鸳鸯心,白头偕老,永不分离。每到农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之夜,青年夫妇都要用纸剪一对鸳鸯,捧着去到女娲祠上香,意在女娲为媒,天地为证,海枯石烂,永不变心。

1575000087627090410.jpg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海内外寻根祭祖,拜谒娲皇圣母的游子越来越多,祭祀娲皇就定在农历三月十五日。民间祭祀于农历三月十一日设坛祭拜,十二日龙泉取水,十三日去风沟女娲洞拜迎銮驾,十四日风台迎馔,十五日辰时正坛祭祀。2008年4月20日(农历三月十五日)民祭女娲大典隆重举行,数万民众赶来女娲祠广场参加祭祀活动。定时定规的祭祀到2013年已隆重举行了6年。祭祀由女娲祠管委会主持,邀请市、县领导宣布民祭女娲大典开始。继而全场肃立,吹奏祭乐,敬献三牲,鸣钟90响,击鼓30通,主祭恭读祭文,乐舞告祭。洒龙泉圣水,为民祈福,来宾敬献花篮,上香献供,瞻仰娲皇圣容。随后,在女娲祠广场演祭了《炼石补天》《陶鼓欢歌》《娲乡新韵》《腊花舞》《羊皮鼓舞》《欢乐秧歌》《世纪春雨》等大型艺术歌舞。

1575000226818010663.jpg

3.公 祭

2006年(丙戍)4月12日(农历三月十五日)上午,由天水市人民政府主办,秦安县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公祭女娲大典在陇城镇女娲祠举行。参加大典的有来自北京和省、市、县的领导、专家学者及邀请嘉宾共900多人。公祭大典开始后,击鼓鸣钟,敬献祭品,鸣放礼炮,恭读祭文,乐舞告祭,敬献花篮,瞻仰圣像,大典告成,场面十分壮观。

1575000756355015341.jpg

2007年5月1日(农历三月十五日)秦安县人民政府再度承办2007(丁亥)年公祭人文始祖女娲大典。首先进行民间祭祀仪式。在鼓乐的伴奏之下,祭祀人员手持香火,肩抬祭品,依次进入娲皇宫内诵经祭祀,表达民间群众对女娲的敬仰之情。

上午10时,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膺宣布“2007(丁亥)年公祭人文始祖女娲大典”仪式开始,在击鼓34响、鸣钟9响之后,市长张广智恭读祭文,随后由市歌舞团表演的《古埙悠悠》《炼石补天》和县职校表演的《陶鼓欢歌》三个乐章的乐舞告祭。最后李虎林、杨耀春等省、市、县领导和邀请的专家学者刘光华、柯扬等向女娲敬献了花篮,瞻仰娲皇圣容。下午在陇城镇的街亭校场举行了校场演兵、娲乡武功、民间社火展演、古兵器收藏展示等活动。

1575000208252084789.jpg


三、太昊伏羲

伏羲是人文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伏羲的诞生是一种感生神话,东晋王嘉《拾遗记》云:“庖牺所都之国,有华胥之州。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云:“太昊庖犧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犧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犧氏。养牺牲以充庖厨,故曰庖犧。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以上记载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伏羲的诞生和功绩。汉·荣氏《遁甲开山图》记载:“女娲氏没,大庭氏王。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袭庖犧之号。”据考古学家考察,中国大约在旧石器时代的中期或晚期进入了母系氏族公社的初级阶段,这时的人类过着原始的群居生活,“卧则呿呿,起则盱盱,饥则求食,饱则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苇”(《白虎通·卷一》)一个氏族聚居在一起,“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有男女之别,但无家庭生活。在距今约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氏族公社开始繁荣,在秦安大地也正是女娲氏族的繁荣。时代到了距今约6000年,母系氏族公社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并逐渐向父系氏族公社的伏羲时代交替过渡。记载所说的“女娲氏没,大庭氏王”,也很符合远古女娲在略阳古域补天治水和抟土造人的传说,很符合新石器时代早期女娲氏在秦邑的繁荣鼎盛。女娲名号沿袭至此就意味着伏羲名号的开始。即“大庭氏王”。在天水地区,发现了不少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只有在大地湾遗址中,我们可以生动地看到一个以大房子为特征的氏族部落,如F901房址面积达420平方米,在中国仰韶文化遗址中,这种超大房子则绝无仅有。“大庭氏王”非伏羲莫属。这就和庖犧生于成纪很吻合。

1575000464360066709.jpg

南开大学的刘文英教授说:“值得注意的是《遁甲开山图》以‘大庭氏’为伏羲氏名号的开始,‘大庭氏’之名亦见于《庄子·胠箧》和帛书《经法·十六经》,这个称谓说明这个氏族以建筑大房子为特征,但不知其活动地区。然在大地湾遗址中,上述大房子在西安半坡和姜寨也有所见,很可能是大地湾文化的传播,而这种超大房子则绝无仅有,因此传说中的大庭氏非此莫属。这样说来,伏羲氏族系统大约在6000多年以前,以大地湾开始他们的活动。”《纲鉴易知录》云:“大庭氏是一个以建造大房子为特征的部落。自大庭氏以后代立的十五代,均沿用伏羲这个名号。”大地湾遗址中的大型“宫殿式”建筑F901房址,它是大地湾200余座房址中最神奇和宏大的建筑,堂前设轩,大有“天子临轩”的韵味,这座建筑被专家们形象地称之为“原始人民大会堂”。这就是诞生伏羲的故里,是古成纪。成纪一名是随着伏羲的诞生而出现,秦安是古成纪的中心地带。大地湾所在的略阳川是女娲氏、伏羲氏及其后裔繁衍生息,繁荣鼎盛,集中活动的场所。

伏羲氏的主要功绩是作八卦,教渔猎,造书契,制嫁娶,作历法,兴瑟乐等等。《周易·系辞下》曰:“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孔安国《尚书·序》曰:“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八卦用八个符号分别代替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后来成为《周易》的思想基础。伏羲画八卦,就规范了人们的一切,因此,八卦在先民的观念中,学问最深,应用最广,它的形象也最崇高。在略阳川大地湾以东有八卦山,以南有八卦坡,以北有八卦顶,传说是伏羲初演八卦的地方。之后伏羲在葫芦河流域的安伏川演绎八卦。后来伏羲选择了古成纪地域画卦最佳的三阳川的白鹿山(又称蜗牛堡),仰观俯察,创作八卦。后世人称白鹿山名曰“卦台山”。

1574996094937015107.jpg

天水三阳川的卦台山,群山环拱,若抱若合。渭河由西而来,在三阳川蜿蜒东流,形成一个巨大的盆地形平川。卦台山位于归西端的渭河入川处,形如龙首,北插渭河,有龙马洞、分心石等胜景与卦台山相辑遥对。卦台山与大地湾相距不足60公里,这一地带正是伏羲诞生和活动的地域。相传伏羲在卦台山放眼三阳,象天法地,妙悟八卦时有龙马负图,浮渭河而来,深受启示。

三阳川的地理形势构成了天然的太极八卦的天机暗合。整个三阳川犹如一幅巨型的太极图,阴阳的分界就是渭河。南北两山形似卧龙,首尾合围,乾南坤北,与伏羲先天八卦之乾坤两卦暗合。

台湾著名易学家、六经学术研究会董事长张渊量先生以‘天心山’命名卦台山,认为伏羲立天地之心于卦台山,仰观俯察,推演八卦。传承文明,受天文启示者颇多,卦台山的地理位置真可谓是得天独厚,三阳川本是一幅天设地造的太极图景。站在卦台山顶,视野广大,目极天际,仰望天空,深感这里的空间似乎更大。站在卦台山,再放眼山下那一马平川的三阳川,一个小盆地的平川竟被那条s形的渭河道分为对称的两半,形成一幅活的太极图。

1574995596123086286.jpg

当年伏羲为了氏族部落农耕等方面的需要,选择此山作为观象台,仰观俯察,观象制物,立竿测影,与天地准,直接与自然对话,直接从天地万物的形象中获取信息,从而感悟到天地万物运行变化的规律,并将长期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归纳为八大类,以阴阳演绎为乾与坤,震与巽,坎与离,艮与兑的先天八卦。这八大类就是“以类万物之情”,是对万物的一种综合分类和概括。正如孔颖达《周易正义》所说:“伏羲画八卦,万物主象皆在其中。”伏羲始作八卦,分别象征天(乾卦)、地(坤卦)、雷(震卦)、风(巽卦)、水(坎卦)、火(离卦)、山(艮卦)、泽(兑卦),这八种物象中没有一种属于神怪之类,没有一种单纯表示吉或者凶,都是自然界中的现象,卦卦都与天地准。由此可见,八卦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化,天水是人文化的发祥地。伟大的人文始祖伏羲就在这里仰观俯察,“一画开天”,始创了世界文明瑰宝——伏羲八卦。

1574997292944089237.jpg

教渔猎

《周易·系辞下》曰:“伏羲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伏羲时代,人们掌握了制造绳索的技术,使生产力的发展飞跃了一大步。伏羲教民用绳索织成网,这样就更方便和利于捕捉禽兽与鱼类,获取大量的肉食品,使先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在大地湾一期文物中,有纺轮坯和尖状骨锥,这很可能是织网工具。地处渭河、葫芦河和清水河流域的大地湾先民,结网捕鱼也是当时食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在他们烧制的陶器上也常见到鱼纹或变形几何鱼纹图案。由于工具的改变,原始农业和畜牧驯养业同样得到了发展。伏羲不仅教民“养牺牲以充庖厨”,而且教民对捕获的有些野兽进行驯养,伏羲也就成了畜牧文化的先祖。

1574996301765046397.jpg

造书契

《周易·系辞下》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就是说首先用一些有固定含义,能在较大范围内通用的符号或刻划或画在某种特定的记事计数的东西上,约定俗成,大家公认。同时命朱褒为飞龙氏,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发展。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刻画的几十种符号和一些陶罐、壶瓶上面的彩色陶纹告诉我们,早在6000多年前,我们的后世圣人伏羲就由结绳记事进化到了象形文字阶段。刻画符号就是造书契,是象形文字的初萌。

制嫁娶

三国谯周《古史考》云:“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伏羲重人伦,制嫁娶,始正夫妇之伦。在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过程中,伏羲氏族已初步认识到同姓不繁的重要性,禁忌同母兄妹间的婚姻,禁止那种不媒不聘,男女杂游的血缘婚。提倡由血缘婚逐渐转变为族内婚。但是用俪皮做聘礼的一夫一妻制的对偶婚家庭婚姻还不十分稳定。从大地湾仰韶文化中期来看,只能供一两个人蜷卧的小房子有所增多,小房里陈设各种陶质生活用具,陶纺轮和一些骨笄、石环、蚌饰等装饰品,这表明已有小型家庭。但小房里没有火坑、灶台、小家庭还未真正独立。在同期墓葬中,有母子合葬、成年同性双人合葬,却一直未见成年男女合葬,这说明刚出现的对偶家庭还很不稳定。然而,氏族聚落由血缘婚逐渐转变为族外婚,这就极大地提高了人口生育素质,这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作历法

《周髀·算经》曰:“伏羲作历度。”所谓历度就是指历法。历法与伏羲时代的原始农业关系甚密,先民们为了农耕,就要计算时间,预测世气,安排农事。为了掌握日月岁时,伏羲“象天法地,始有历度”,就是说伏羲始作历法,教人们熟悉一定的物候知识,适时耕获。同时命昊英为潜龙氏,造甲历,在生产实践中不断认识修订和完善历法。

1574996322526056966.jpeg

兴瑟乐

《说文》释曰:“瑟,庖羲氏所作弦乐也。”王嘉《拾遗记》云:“庖羲氏灼土为埙。”唐司马贞《三皇本记》记载:“伏羲作三十五弦之瑟。”相传伏羲曾析木为琴,发明了三十五弦的琴瑟,始有和民之乐。乐舞是原始先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大地湾一座编号为F411房址为下中发掘出了地画,学术界普遍认为画面上的两个人物的形态是在表现原始人的舞蹈场景。同时也被马家窑等许多古文化遗址中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罐所证实瑟乐自是而兴。

“埙”在天水地区至今仍有许多人在烧制。大地湾遗址中就出现了好多个埙。在略阳古域烧制吹埙者代代相传,原料经济,制作简单,音韵古老,发人深思。

1575010066533065586.jpg

四、兄妹合婚

伏羲、女娲在显亲峡合婚的传说在县内流传很广。这时的女娲已经不是远古时的女娲,而是《汉书·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谱》“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中的女娲,是人类社会进入父系时代的女娲。显亲峡位于纵贯县境内葫芦河的上游,传说在洪水泛滥之际,人民尽死,唯有伏羲女娲依靠葫芦才保住了生命。传说他们是从陇城、大地湾的清水河流域漂落到了今葫芦河流域出显亲峡的安伏川。有一天,伏羲兄妹来到葫芦河河畔,望着洪水淹没人类的惨景,伏羲顿生兄妹成婚繁衍人类的念头,但是他的“制嫁娶”是禁忌同母兄妹结婚,伏羲沉思良久,和妹商议说:“你看峡口有两山对峙,我去东岸山,你去西岸山,各点燃柴禾,向天祈祷,天若愿我兄妹为婚配,则烟合;若不许,烟则散。”于是烟即合,兄妹高兴至极,以蓝天作帐,大地为床,在这山川谷地结为夫妻,繁衍生息,再创文明。因为伏羲、女娲的婚配是“天赐良缘”,名显于世,人们为了纪念他俩的合婚,就称此地名显亲峡。后来,在秦安境内人们用“显亲”二字命名的显亲侯国、显亲县、显亲故城、显亲川、显亲河等。在安伏川一带伏姓人很多,相传都是伏羲的后裔,以伏姓命名的地名有伏家峡、伏家洼(屲)、伏家川、伏家河等。《水经注》记载:“瓦亭水西南出显亲峡,石宕水注之。水出此山,山上有女娲祠(已毁)”。《水经注》中记载的“瓦亭水”今名葫芦河,显亲峡”位于今安伏乡的伏家川以上,即明《秦安志》所说的锦带峡。“石宕水”在安伏乡伏家洼之北山。“女娲祠”位于伏家洼堡子梁的庙湾里,有庙宇曰“女娲宫”,据当地老人们讲,庙毁后迁至伏家洼村,在伏家洼莲峰寺的大殿内,正中间曾塑有如来佛像,有两尊不太高大的一男一女像塑在两旁,称男的为太阳神,女的为月亮神,总称曰:“日光普照佛祖”。并说以葫芦河分界的显亲峡口的东西二山,东山叫苍龙山,象征伏羲,西山称亢龙山,象征女娲,两山首尾相接,把安伏川围在了其中,真好象一对甜睡的夫妻。以上这些都表达了后世先民对伏羲、女娲的崇敬和纪念。安伏川又是汉成纪的治地。《旧唐书》云:“成纪,汉县,属天水郡。旧治小坑川。”《括地志》记载:“成纪,汉县,在秦州成纪县北二里。”秦州成纪县是县治今叶堡川的唐成纪县,“北二里”是指今安伏川,即“小坑川”。安伏川也是伏羲摆演八卦的山川河流。后来伏羲顺着葫芦河到了渭河西南的卦台山再创八卦。在远古,葫芦因避洪救人而演化出了葫芦河再生人类的传说,这一传说正是伏羲、女娲的象征,闻一多先生在他的《伏羲考》中说:“伏羲、女娲莫不就是葫芦的化身”。在大地湾、安伏川出土的文物中,陶器的数量和种类最多,葫芦瓶更成为最常见和最典型的器物。先民们对葫芦如此崇敬,这是因为伏羲女娲合婚繁衍人类,葫芦多子和先民的生育观念息息相关,也是伏羲氏族的葫芦崇拜与葫芦图腾。

1575010394395068073.jpg

五、羲里娲乡

大地湾遗址已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给历史传说以出处,这些丰富智慧的创作,正和三皇时代同期,有许多与伏羲文化密切相关,可以说是伏羲部族与传说吻合和发端于此的实证。长期发掘和研究大地湾遗址的甘肃考古研究所的郞树德研究员说:“甘肃东部是研究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区,是一个发展历史久远,文化绵延不断的地区,早在5000年前就已出现文明的因素。这里至今流传着三皇之首伏羲和女娲的传说,天水现存伏羲庙,据《水经注·渭水》载,秦安县北山之上曾有女娲祠。考古发现虽不能证实这些传说,但是有关传说和考古发现不谋而合,说明了这个地区在华夏文明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女娲伏羲诞生时的上古时代,“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五蠹》)。可以说,当时的人们只是有求生的本能,尚处于野蛮的低级阶段。美国著名的现代遗传学家摩尔根将人类社会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文明时代是在野蛮时代的母体中孕育而成的。在2000年女娲文化论坛会上,甘肃省社科院的郑本法研究员讲:“补天治水和抟土造人的女娲,远远早于伏羲,折射的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女娲氏没,大庭氏王”,正说明文明的伏羲时代是在女娲时代的母系氏族时代孕育而成的。

1574997803398021754.jpg

《补史记·三皇本纪》云:“太皞伏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初学记》云:“女娲氏亦风姓也,承庖牺制度,亦蛇身人首,一号女希,是为女皇。”清《甘肃新通志》云:“开天明道帝庖羲氏实作之首帝,诞于成纪。成纪今秦安也。”从神话传说、史料记载和大地湾遗址的发掘来看,抟黄土作人和炼石补天的女娲是远远早于伏羲氏的远古女娲。后来与伏羲为兄妹、为夫妇、为君臣的女娲是人类社会进入父系文明时期的女娲,是女娲名号的沿袭。她们都“诞于成纪” 。

伏羲女娲蛇身人首的形象隐喻着伏羲部族是以“蛇”为图腾。伏羲女娲风姓的“风”字,从虫,《说文》有“风动虫生”的解释。在甲骨文卜辞中,“虫”和“巳”为同一个字,而“巳”就是蛇。在十二生肖中蛇就是用“巳”来表示。《山海经·海外南经》有“虫为蛇”之说。在略阳古域,人们至今把“蛇”叫长虫。大地湾遗址所处的山梁古往今来一直称“长虫梁”。可见伏羲的风姓与伏羲是“蛇身人首”有关,风姓也就是伏羲出自“蛇”氏族的标记,说明伏羲时代的伏羲部族是以“蛇”为图腾的。伏羲的“蛇身”实际上就是龙身。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把蛇作为“原始龙”。民间把蛇称“小龙”,把蛇年称小龙年。所以伏羲时代的蛇就是简化了的龙的形象,伏羲的风姓实际上就是说伏羲源自龙,伏羲是龙的化身,伏羲部族的图腾是龙,“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龙是中国最古老最著名的图腾之神,也就是说龙是伏羲部族的族徽或图腾,龙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1574996022392029600.jpg

《遁甲开山图》云:“伏羲生成纪,徙陈仓”。伏羲部族在发展壮大后,其部落沿大地湾所在的清水河流域不断地向葫芦河、渭河流域迁徙,再沿渭河东徙并建立政权于陈仓(今陕西宝鸡市)。同时,强大的伏羲部族由黄土高原沿渭水和西汉水向东向南的中原大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流动迁徙,经过一个漫长时段的交融和渗透,陕西、河南以及黄河中下游和西南地区的许多部族被逐渐征服和兼并。随着部族的大交融,伏羲氏族在自己的原始图腾中融入了其它部族的马、牛、狗、鹿、鱼、鸟等图腾,就这样渐渐形成了多图腾组合的综合图腾——龙图腾,三皇之首的伏羲就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祖龙。伏羲部族在不断流动迁徙中,把大地湾文化向四处传播。宝鸡北首岭史前文化正是大地湾一期文化;西安半坡文化正是大地湾二期文化;河南陕县的庙底沟文化正是大地湾三期文化。

大地湾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已能提出有关华夏文明史的起源性问题有六个:一、大地湾所在的清水河谷是我国最早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的种植地,也是中国旱作农业黍稷等的起源地。二、大地湾是我国彩陶的起源地。三、大地湾是我国传统建筑和宫殿建筑的起源地。四、大地湾地画堪称盘古开天第一画,是中国绘画的起源。五、大地湾一期陶器上的彩绘图案与记事符号为伏羲“书契”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字的起源。六、到距今约5000年的大地湾四期,聚落人口众多,初步显示出了城镇化的迹象,是中国古城的起源。大地湾的先民们在秦安这块热土上繁衍生息,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文化成就,其中彩陶、地画、陶符号、黍菜籽、陶量器、原始殿堂达到了世界之最。先民们把农耕文化、建筑文化、陶文化和文化艺术源头,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在5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晚期,迸发出了华夏文明的曙光。其中旱作农业、彩陶和文字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七八千年前。郎树德研究员说:“复杂的礼仪中心是文明的社会标志之一,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认为:复杂的礼仪中心、文字、城市这三项因素只要具备两项就应该算是古代文明了。大地湾虽然还处在野蛮时代,但已有文明因素的萌芽,F901就是最初的礼仪中心。”在F901主室紧贴地坪的地方,共出土了8件可复原的陶器。其中一件四足鼎、一件平底釜、一什条形盘、两件带环形把手的异形器、一件带圆孔器盖的四鋬深腹罐。这组陶器可以说是原始宗教活动或祭祀礼仪式中使用的陶器礼器。大地湾一期陶器上出现了许多彩绘图案与记事符号,也就是说早在6000年前,我们的老祖先就由结绳记事进化到了象形文字阶段。这些孕育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1574995718990035046.jpg

伏羲时代,也就是华夏先民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时代。从大庭氏开始,伏羲名号沿袭十五代,可以说伏羲氏族系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在这段历史进程中,龙图腾始终是这段历史进程中最显亮的旗帜。龙图腾顽强地传承下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涵博大和最富魅力的形象,而且深深地积淀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而经久不衰。在祖国的神州大地,以龙字命名的山川河流、亭台楼阁、寺观庙宇等不计其数,举不胜举。在大地湾所在的略阳古域就有龙城、龙泉、龙湫、龙山、龙头山、盘龙山、青龙山、兴龙山、卧龙川、龙泉寺等名称。正如刘雁翔教授在他的《伏羲庙志》中所说:“龙的形象经几千年中华民族的锤炼、艺术神化,已成为牛耳马齿、龙角虾须、鱼鳞蛇身、狮鼻虎爪的虚拟生物,坚忍不拔,威武雄壮,从而成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象征,成为中国文化最伟大的标志。在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龙有着不可替代的牢固地位。无论何时何地,‘龙的传人’这一称号始终是中华民族、海内外同胞寻根问觅祖的归结点和民族团结的粘合剂。”三皇之首的伏羲及其而下的炎帝、黄帝等远古人文英雄都继承了龙图腾,梗概地象征了中华民族这个龙的国度的精神之所在。浩浩浩荡荡的华夏历史长河,博大精深的远古传承文明,坚忍不拔的民族意志,无不汇集在这龙图腾的向往之中。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其他国家民族的人移居美国后,后代子孙很快就忘记了自己的祖籍。唯独华人,无论多少代,总是不忘“我是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总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总想着要千方百计来中国寻根祭祖,拜谒女娲、伏羲,这就是中国人的情怀。

1574997828651097724.jpg

中国历代对先祖伏羲、女娲礼敬有加,陇、豫、鄂等地方都建有祠庙、陵地,以纪念两位圣者。今天,在两皇故里的天水秦安,女娲伏羲更是受人们顶礼膜拜的圣者。略阳川的民众为娲皇圣母建祠修庙数千载。明《秦安志》记载:“其山当陇城之北,有女娲庙,庙建于汉以前。娲皇,成纪人也,故陇得而祠焉,今庙存而祠废矣”。《甘肃新通志》记载:“女娲庙在州北40里秦安县,在县东北龙泉山,建于汉代以前。国朝乾隆初龙泉山崩,庙移陇城镇城东门内。水逼城庙又移东山坪。同治回乱庙毁,重建于镇城南门内”。以上记载说明,略阳民众早在二千多年前相继为女娲建祠设庙,建了又毁,毁了又建,历经岁月沧桑。解放后,女娲祠在文化大革命中又毁。1988年,陇城民众自愿捐款7万余元,在原址又重新建起了一座雕梁画栋,气势雄伟的女娲大殿,名曰“娲皇宫”。2000年又捐款8万余元,在“娲皇宫”大殿正前方建起了高峻巍峨的“女娲祠门牌”。著名雕塑家何谔女士在娲皇宫精心塑起了女娲尊像。清道光《秦安县志》记载:“巡检司,在陇城城内,建‘娲皇故里’牌坊”。秦安县城南郭城门曾嵌有“羲皇故里”的石刻匾额。国际性的伏羲文化研究会就设在天水,1992年、1995年、2001年海内外专家、学者在天水先后三次举行伏羲文化研讨会。2001年12月,经国务院备案,民政部批准的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在北京成立。2003后8月,首届中华伏羲研讨会在天水召开,一年一度的伏羲文化局节在天水隆重举行25届。天水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伏羲文化的研究、开发和传播,是年承办省级伏羲公祭,举办伏羲文化旅游节、研讨会,并创办了伏羲学院,出版了《中华伏羲文化研究论文集》。2006年以来,公祭女娲大典在秦安陇城镇举行。女娲文化论坛在县城举办。应该说,天水人与伏羲、女娲的血脉联系更为亲密,这里的山山水水无处不留着两皇时代先民的影迹。在天水境内有一条河名“葫芦河”,在葫芦河与渭河交汇的三阳川,有一山名“卦台山”,这就是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观象台。伏羲在这里“一画开天”,肇启了华夏文明。

1575011061277092925.jpg

伏羲、女娲是真实的人,是有诞生时间和故乡的人,是人类从原始状态步入文明时代的探路人,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绝不是虚拟中的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光岳先生说:“迄今仍有不少人把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黄帝均当作神话传说中虚拟人物来看待,这是不对的。炎帝、黄帝均为太昊伏羲氏的后代。太昊伏羲氏在距今约6000年前生于渭水中游的天水(今甘肃东部)境内,其部族后东徒并建立政权于古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和人类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一些西方史学家主观认定中国文化起源于西亚,说什么古文化是由西向东传入中国的,把伏羲氏说成是古巴比伦人。千百年来,也还有许多人在书斋中考古,在故纸堆里寻祖,直至今日,有关伏羲文化、古老文明起源的文字浩如烟海,众说纷纭。争辩的结果,存疑越来越多。甚至有人仅仅凭借古典籍中只言片语和自己的主观臆测,便将伏羲及至伏羲文化归之于神话和传说予以否定。大地湾遗址的发掘,进一步证实了伏羲、女娲乃是龙图腾部族的创始人和华夏人的祖先,这些都在《山海经》《水经注》《易经》《尚书》《淮南子》《史记》《纲鉴易知录》等诸多经典中有明文记载。更有今日天水的山川河流、伏羲庙、女娲祠、卦台山、古风台,特别是对大地湾遗址的进一步发掘,早在距今约6万年,我们的先祖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远古女娲和位列“三皇”的伏羲、女娲就诞生在天水秦安。1992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天水时,曾亲笔题词“羲皇故里”。秦安是古成纪的中心地带,是“羲里娲乡”。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班固.汉书·地理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62.

〔3〕范晔.后汉书·郡国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4〕皇甫谧.帝王世纪 路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5〕王嘉.拾遗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81.

〔6〕房玄龄.晋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7〕魏收. 魏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8〕魏征.隋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9〕李泰.括地志辑志〔M〕. 北京:中华书局,2005.

〔10〕刘昫.旧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11〕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 北京:中华书局,2005.

〔12〕胡缵宗.秦安志〔M〕. 明嘉靖本.

〔13〕王国维.水经注校〔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4〕严长宦.秦安县志〔M〕. 清道光本.

〔15〕安维峻.甘肃新通志〔M〕. 清宣统元年刻本.

〔16〕余泽春. 秦州直隶州新志〔M〕. 清光绪本.

〔17〕慕寿祺. 甘青宁史略正编〔M〕. 民国本.

〔18〕刘雁翔.伏羲庙志〔M〕.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

〔19〕陆思贤.神话考古〔M〕. 文物出版社,1995.

〔20〕傅小凡、杜明富.神话溯源〔M〕.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1574997502868046339.jpg

作者简介:王文杰,1945生,秦安县陇城镇人。副编审,中共党员。现为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会员、全国诸葛亮学术研究会会员、天水三国文化研究会理事、陇右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天水市地方志学会副会长。曾任秦安县志办公室主任、县档案局副局长、县政协委员等职。2004年3月被评为全省地方史志先进工作者,曾主编《秦安史话》,并任二轮续修《秦安县志》主编。    


发表评论 已有 0 评论

×